癌症末期患者的照顧?
何謂癌症末期?
所謂的”末期”是指癌症經過多種方法去治療,如外科手術療法、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免疫療法及荷爾蒙療法都無法改善或控制病情,癌細胞經由淋巴或血路轉移及組織浸潤使贅生物影響組織器官及其他被轉移的部位之生理功能與結構,繼發生理上的不適並逐漸蠶食病人的生命,與之並進的是心理的挫折及家庭完整性受到威脅等問題。
癌症末期病人在照顧方面
分三個層面來探討
一、生理方面:
末期癌症患者之生理症狀包括因積極治療所引起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便祕、腹瀉、感染、出血、囗腔發炎等,繼發的有營養不良,禿髮、活動力減少,腹水、腹脹、胸腔積水、疼痛等,醫護人員及家屬的角色在減輕病人的症狀並促進病人的舒適。
二、心理方面:
醫護人員對癌症末期病人的照顧上,除了要協助病人適應疾病造成生理不適的問題之外,心理方面的調適也是重要的課題。
1. 家人或親朋好友的支持:讓病人有所歸屬感及依賴感,人類依賴行為是自有生命的時候開始,至成人期更具有相互依賴的特徵,這種關係代表著關愛,情感的依賴需求與獨立自主之需求間之平衡;但癌症末期的病人會因身體結構及功能的改變,使相互依賴的型態及角色執行發生衝突;所以在心理支持上更需要家人親友的陪伴。
2. 恐懼:這是所有癌症病人從被診斷起至末期中,可能重覆出現的心裡問題,病人對自身所知的確定的問題感到焦慮與害怕,病人也許會表現出緊張度增加,自信減低,驚惶,戰戰兢兢,甚至有些病人會出現攻擊的行為,有的會選擇逃避退縮。而醫護人員及家屬在此時更應該讓病人將其感受坦然地說出來,再加以討論並處理其所害怕問題,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使病人勇於表達他的感受,並握住每個時機讓患者接受或提出有關於死亡的問題,因為人是社會的動物,活著的時候,無論遭到快樂或痛苦的事情,都希望與他人分享或共同承擔;祗有死亡,是一件孤單的事情,必須單獨去體驗。雖然如此,一個面臨死亡威脅的人所最需要的,仍然是與旁人談論死亡的問題,談論有關人對死亡的感覺,希望藉著談論而得到安慰與鼓勵,以減少他的孤獨感與恐懼。
三、社會方面:
宗教信仰也是支持系統重要的一環,當癌症末期病人在飽受肉體及心理的煎熬過程中,由牧師、神父或修女、僧侶等予以靈性的溝通,也是誘導病人坦然面對未來的方法。當癌患在末期的自我照顧有困難時,協助尋找社區資源,並教導他們一些簡單的護理方法對病人較有實質上的幫助。
其他方面盡可能協助病人提高生活品質,例如安排適合病人現況的社交活動。舒適又具幸福感的生活型態,對於尚存的身體器官維持最好的功能,將治療的副作用減至最低程度,維持身體及心理的舒適,正確又適度的感覺刺激,安排與家人或親密的人在身體舒適可以忍受程度下共同娛樂,如玩牌,聽音樂,看電視,閱報,聊天等。
特別提醒
癌患家屬在得知診斷之後,也會發生心理的變化,如否認、憤怒、憂鬱等心路歷程,因此對家屬的照顧也是不容視的,此時可請醫護人員協助家屬面對事實,重新調整角色之扮演,渡過家庭資源的改變,家庭功能減弱等危機;他們需要外人適時的關懷與扶持,而醫護人員就是外人中最接近的人員;傾聽家屬時,做個冷靜的分析,不時發現問題癥結所在,使病人家屬體認到他們並不是孤單的在與親人做血淚的戰鬥。
癌症病人如何改善睡眠?
體力是最重要的
癌症診斷後或治療後患者的不良反應令人苦惱且幾乎長期存在,如疲勞,疼痛…以及對於復發或死亡的恐懼,常引發焦慮及睡眠方面的問題。對病人來說?體力?是最重要的,在沒有體力的狀態下,所有的身體環境及代謝都會導致失調或疲勞。疲勞是一種慢性能量耗竭的痛苦狀態,同時也會影響到化療及放療的治療效果。癌症患者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而處理的方式也根據每個人的原因而有所不同。
如白天的小睡太多,可引致晚上不能入睡。這樣可鼓勵病人白天多做簡單的活動如散步、 見朋友等。而痛是最常見的失眠原因。定時服用止痛藥和給予病人支持和安慰都可幫病患入睡。如因焦慮、不安或甚至害怕不能入睡而失眠的話,家人的陪伴,直至他入睡,或者告訴他晚上有人侍伴在側,可以令他安心入睡。睡前熱飲或播放輕音樂等,均可助病人鬆弛神經,較易入睡。
最後,如各種方法無效,可請醫生開處方安眠藥或請醫師在心理治療上給予必要的訓練放鬆療法,得以改善病人入睡。
癌症病人疼痛怎麼辦?
疼痛是癌症末期的症狀?
它可能的因素是:
1. 腫瘤細胞浸潤到神經、血管及淋巴系統。
2. 腫瘤或轉移的癌症的直接壓迫。
3. 侵入骨膜或無彈性的結締組織內。
4. 在身體上任何對痛敏感的部位,有炎性反應及壞死組織的變化。
此種疼痛與手術後或其他挫傷引起的疼痛不同,它是慢性的,長期的,持續的,此時需要醫療人員提供病人及家屬有關疼痛控制的技術及藥物作用的相關資料,給予病人舒適、愉快的環境等,在觀察與評估後,提供資料,以決定病人疼痛控制的方法。
癌症病人便祕怎麼辦?
如何促進正常排便?
多攝取適當酵素、高纖食物、優格乳製品等,都能促進正常排便。多喝流質;採取高纖維飲食,以免便秘;適當運動,保持輕鬆的心境,有助排便;若便秘持續,可告知醫生處方輕瀉劑。
但患得前列腺或膀胱癌的人通常在下盆腔附近接受電療,而造成不適。在盆腔附近做了電療之後,肛門可能會分泌黏液或流血。
如果這些問題產生,請立即告知醫生。如果有痔瘡,情況會更加惡化。醫生會做局部麻醉,使用類固醇膏藥或栓劑可以減輕不適的症狀。
檢查百百種,我該做哪些?
少了癌症篩檢
健康檢查就不完整
癌症篩檢是一般人健檢最關心且最需注意的項目之一。例如,腸癌篩檢以大腸鏡為主,糞便潛血檢查的準確率偏低,且現代人有腸瘜肉比率偏高,每兩人就有一人有腸瘜肉。建議超過30歲就應接受大腸鏡檢查,有家族病史或是有腸瘜肉的民眾,更應年年追蹤。
肝癌則以超音波、B肝C肝、胎兒蛋白等篩檢為主,如有需要也可配合B肝、C肝病毒量的篩檢。
近來,許多名人因肺癌過世,讓大家更重視肺癌篩檢,並非人人都需接受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瞄,應先讓醫師評估罹癌風險,如屬高度危險,則接受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瞄;如是低度危險,則先做胸部X光,再由醫師協助評估是否需進一步檢測。
至於乳癌,一般女性首次接受乳房篩檢時,最好一起做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若結果正常,通常隔年只需做乳房超音波,幾年後再做一次乳房攝影。
預防重於治療,請教專業定期實施癌症預防檢查,是防癌第一要務!